页面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看穿你的人性和欲望,有胆公布你的答案么

 
 

无情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2-15 通过 牛博山寨 编辑推荐 作者:(author unknown)

Shared by Lucifer小强
我了X,太准了,mesfl

心理测验来自西方,是与人潜意识有关。我10多年前认识个朋友,从国外读书回来,给我说了个心理测验《借船过河》,她说是读心理学时老师教的。然后 我拿这个测验测过无数人,都很准。这个也不是算命,但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的需要,有的人死不承认自己是这样的啊,可实际上就是这样子的。我把这个图画下来 了,大家可以对照看,不过要听我先讲故事,然后再开始。

一男人M要与未婚妻F相会结婚,但两人一河相隔,M必须要借船过河才能见到F,于是他开始四处找船。

这时见一个女子L刚好有船,M跟L借,L遇到M后爱上了他,就问:我爱上你了,你爱我吗?M比较诚实,说:对不起,我有未婚妻,我不能爱你。这么一来,L死活是不把船借给M,她的理由是:我爱你,你不爱我,这不公平,我不会借你的!

M很沮丧,继续找船,刚好见一位叫S的女子,就向她借船,S说:我借给你没问题,但有个条件,我很喜欢你,你是不是喜欢我无所谓,但你必须留下陪我一晚, 不然我不借你。M很为难,L不借他船,S如果再不借他的话就过不去河与F相见了,据说这个地方只有这两条船。为了彼岸的未婚妻,他不得不同意了S的要求, 与S有了NB。次日,S遵守承诺把船借给了M。

见到未婚妻F后,M一直心里有事,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把向L和S借船的故事跟F说了。可惜,F听了非常伤心,一气之下与M分了手,她觉得M不忠,不能原谅。F失恋了,很受打击.

这时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位女子E,两人也开始恋爱了,但之前的故事一直让他耿耿于坏,E问M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于是,M一五一十地把他和L、S、F之间的故事讲了一遍。E听了后,说,我不会介意的,这些跟我没关系。

故事讲完了,问题来了,请你把这几个人排列个次序,标准是你认为谁最好,谁第二,谁第三,第四,第五?这个M男也算在内的。建议不要想太复杂,也不需要考虑大众看法,你认为谁做得好就是好

看到这里请先选择好你的答案,完了往下拉看看答案。






































答 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你的潜意识告诉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因为什么都挺重要的,舍弃什么都不成体统,只是每个人的人生 追求确实差异很大,看别人追求事业,你也羡慕也很想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总做不到;看别人婚姻幸福,你也很想,可实现起来确实不容易,这和运气也不是太有 关系,而是你需要的决定了很多。

我知道,一定有人看了这个答案觉得很失望,就这个呀,这能说明什么呀?别看答案简单,其实这里面既包含这你的价值观,也是对你人生有预示的。

我说两个故事吧。这故事中的两个人是很典型的,都是测过这个游戏的。一个是我以前乐队成员,贝斯手,当时他写下的是:M、F、S、E、L,这个排列他死不 承认,因为当时他还在为音乐梦死磕着,让他承认爱钱这太羞辱了,而且还是结婚狂?但我发现他确实是这样的人,演出有点演出费就赶紧寄家去,还闹过这样的笑 话,赚了400块,他好意思地跟别人借一百,说凑个整。爱钱不是坏事,就怕不承认。很多年后,乐队其他人都各奔东西,他留在了那行里,不过做了歌舞厅的伴 奏,每天跑场很能赚钱,据说也很快结婚,有了小孩,是个很负责的丈夫,音乐就是他赚钱的工具,生活得也不错。后来我遇到过次他,一肚子不满,虽然开上了 车,但理想早破灭了,没事业没爱情,就是富裕的日子。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人生轨迹,想追求的还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一个是天津的一位女主持人,我当时跟她没什么话聊的,就玩了下这个。她的选择是S、M、L、F、E,我告诉她这几个符号代表什么的时候,她有点不高兴, 说不准,她怎么把S放第一呢?是因为她觉得S比较公平,要比L简单,F事儿太多,E太冷漠,M不错但就是太墨迹了。每个人理解问题的方式都不同,刚好这个 透露了你的潜意识。很多年后,我在北京遇到了位认识她的人,说起这个女主持来,他说,那谁可惜了,早不干主持了,跟他们单位好多男的乱七八遭,后来被单位 开了,嫁了个有钱人。

我看问我的朋友,其中选择E为首的占大多数,说明事业对不少来说人还是很重要的,还有距离问题,比如你选择了事业和金钱互相挨着,这很正常,这两项都是有 关联的,可如果你把爱情排第一,却又把家庭排最后,那就说明,你未必会依赖婚姻这个形式,这排列组合是可以推理的.我想这个东西确实预示性很强,你要什么 肯定会下意识地追求了什么,这点和你的名字命盘也是有据可查的。

M——金钱(Money)

L——爱情(Love)

S——性(Sex)

F——家庭(Family)

E——事业(Enterprise)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091/
人人都是艺术家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s.feedburner.com/tamd,欢迎网友投稿推荐文章。
广告一则: .me 域名全国最低价,首年仅需40元,续费130元促销中!
本站导航: 萝卜网 | 淘宝导购 | 在线视频| 视频搜索
Linost )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爱·关键词

 
 

无情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2-15 通过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作者:许骥 | 评论(6) | 标签:爱情

《明报》2011年2月15日

缘缘

丰子恺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弘一法师不愧为弘一法师,他的办法是叫丰子恺在许多纸条上各写一个字,然后捏成纸团抓阄,抓出的两个字即作为住所之名。如此浪漫的做法,恐怕也只有弘一法师想得出来。

不知道丰子恺当时写了多少张纸条多少个字?但无论多少罢,总之最终的结果证明其实一开始他只需要写一个字就足够了,因为他连续两次竟然都抓到同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充满玄妙的:缘。于是乎,妇孺皆知的"缘缘堂"诞生了。

缘,因为;缘,缘分;缘缘,因为缘分。我基本上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也不是个迷信主义者。对万事万物,我大多抱持不可知论的态度。在我看来,世界需要不可知才会有趣。假如什么都是可预测的,比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某年某月某日某分某秒会死,就我的性格而言,偏要和这个deadline作对,立刻就用自杀来打破他。越扯越远。我想说的是,我用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相信世界上有缘分这回事,因为这样比较美。

在从HZ到HK的路上我一直思考着缘分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有将近七十亿人口,有的人会在路上遇见有的不会;遇见的人当中,有的人会和我说上几句话有的不会;说话的人当中,有的人会跟我同行一段旅程有的不会。唉!我真的不愿用什么数学上的概率来解释这些问题。我必须相信这些都是缘分造化。

因此,用缘分的标准,就可以把世上的人像金字塔一样堆起来,越有缘分的就越接近塔尖。在我的金字塔里:最早,你站在塔底,和芸芸众生无异;后来,因为一次邂逅,你站到了塔腰,我看见了你你也看见了我,我们相视微笑;现在,你终于站上了塔尖,我们在一起,很幸福。相信在你的金字塔里,我的路径也是一样的罢?

说回来丰子恺的缘缘堂。世间既有缘起,那就肯定会有缘灭。民国二十七年,日军侵入华东,一把火烧掉了缘缘堂。对丰子恺来说,缘缘堂就像被夺去生命的亲人一样难以释怀。多年之后,他回到遗址郑重其事地凭吊缘缘堂。直到他去世那年的清明节,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的怀念。他去世九年之后,当地政府出资重修了缘缘堂。但这个以义母为母的行动,真的会让丰子恺含笑九泉么?

亲爱的,缘起故可惜,缘灭不可悲。趁现在我们还在一起,赶紧找一些可供凭吊的地方,万一有一天分手了,我是说万一,我们都可以去那里怀念。

分手

一个多么好的问题从你的嘴里传到我的耳里:为什么爱情开始的时候,要两个人同意才能开始,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想分手就够了?

我想从一起死亡事件说起。

某年,上海,襄阳路,如今回忆起来还是觉得恐怖。雨天,无月,地上湿滑。时间已是午夜十一点半。我完全沉湎于自己的世界中,丝毫没有注意路人与周边的环境。突然,我发觉不对劲,周围的空气好像蓦地变稠了,一股寒流从我的项背滑落。我立刻站住。往左边看了一眼,是一个工地门口;往右边看了一眼,咦,好像有一堆垃圾倒在地上。可再定睛一看。啊,哪里是什么垃圾,是一个人躺倒在地上!我更仔细地看了一眼。倒吸一口气!他的头被碾得扁扁的,贴在地面上。一团杂乱的头发覆盖着,显得尤其可怕。但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大脑,完完整整地躺在一米开外——像果冻一样被挤压出来。而我的脚下,尽是他粉碎的头盖骨……没错,这是我亲眼看见的一次车祸现场,我几乎踏在一具尸体上。我呆呆站了几秒钟,然后,迈开沉重的脚步绕开。

那一晚,我彻夜未眠。

让我睡不着的不是这可怕的场景,而是我无法抑制地去想这个死去的人,他的面容如何?身世如何?他有家人吗?有他爱的人吗?有人爱他吗?假如他有爱的人,也有人爱他,那么,在车祸发生的那一刻,这爱就熄灭了……我一想到那死的人若是我,想到我的离去让你受伤,就忍不住落泪。

恋爱/分手和生/死颇有相似之处。恋爱是生,是阴阳相合,是两情相悦,是双方交融才能产出的结过。恋爱好完美,完美到经不起一点负担。你站在天平那头,我站在这头,彼此守护者平衡。分手是死,有一方"死"了,不仅是身死,也可能是心死,这平衡就摧毁。他走了,你便从天平上重重坠下。

亲爱的,这就是我对你提问的解答,你一定能懂我的意思。

失去爱,远比得到爱容易得多。爱可以争取,被爱却需要等待。要被爱,首先要好好爱护自己。你爱的人"死"了,你也要好好生活,要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因为有一天,天平的那边,定会出现另一个爱你的人来给你一份新的平衡。

我会给你幸福。就像你,你说你不会让我受伤。

过客

照片中是个受过爱的伤的男人的背影。

男人曾有一个非常美丽非常善良的女友。他们一起为生活奋斗。他们攒钱,约定攒到一个数字就结婚。男人远赴国外工作,希望可以早日和"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眼看那个数字即将实现的时候,男人接到噩耗:女友患子宫癌,已经末期。

女友生前最后的愿望,是将两人积攒起来的钱交给男人,让他好好生活。然而,女友的妈妈却不这么想。为了夺走女儿手里的存折,她用出了极恶毒的办法。当男人走到病房前请求见女友时,女友的妈妈对女儿撒谎说:"男人听到你生病的消息,他就变了心,有人看见他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

女友病入膏肓,失去了分辨能力。她听后泪止不住地流,在病床上挣扎,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永远不想再看见男人。饮泣而终。

从那天起,男人的心碎了。

男人花了十年时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拾起,重新拼装。他终于敢再次尝试去爱。但,他的尝试在两年之后却又遭到了不幸的打击。他爱的人爱上了别人。

这时的他面对爱人的背叛,只淡然地说了一句:"去吧,我只当你是出门旅行,等有一天你旅行得累了,随时可以回来,我的门永远向你敞开……"

时至如今,他还在等那个旅人回家。

生命中将有多少人成为匆匆过客?他们一时出现,一时失踪,一时出现……现代社会,人们仿佛越来越难只和一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思考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

爱回答的人说:"这是因为,人的今世总在还前世的债,轮回的次数越多,欠下的情债越多。现代人经过那么多世轮回,怎么可能只欠一个人的债?所以要逐个逐个还。"

把生命分成许多段,每一段都在还感情的债。所以,那些专一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前世欠人少;那些多情的是无奈的,他们今世要还的多。妄想留住的,怎么留也留不住;妄想跑掉的,怎样跑也跑不掉。

大人们则像Karan Ann在Not Going Anywhere里所唱的那样:People come and go and walk away, 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 I'm not going anywhere.

情书

我给你看了网上流传的梁文道的情书。你看完,哭了。你说,最让你感动的是这一段:

"我想象你的幼年,我未曾见过不曾参与的部分。想象你的未来,快乐地在一个整洁明亮的厨房为孩子准备晚饭,那是我不会见到不会参与的未来。又想象你的老年,皮肤松驰,身体发胖,但可能有孙儿陪伴,在明媚阳光之下安坐花园,还想象你比我先死,葬礼上有家人朋友哭泣,但你的墓碑安祥,因为有你的丈夫陪伴在旁。我想象自己参观这一切,看你的的人生安和美好地发展、完成。"

你问我这封情书是真的吗?我说是。你问我怎么看。我说这封信让我更爱梁文道。你说你也是。然后,你拿起《我执》重读。你的朋友说:"这本书看着很累。"你说:"去谈一场不简单的恋爱就全懂了。"没错,你懂了。

我跟你说,最让你感动的这段话,每一个字也是我想跟你说的。不过,我这个懦弱的男人不敢去写,我不敢面对,我还没有准备好。

像我家的狗狗小白一样,对他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他总是把脸扭向一边,假装看不见。他不知道自己可以逃避多久,但那又有什么关系,等到必须面对的时候再面对吧。在那之前,一切都是安和美好的。我看着小白的眼睛,他歪着脑袋看我——没想到我会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好吧,你赢了。"我说。

我很怀疑,今时今日还有人写情书吗?没有。更别说写一手好情书了。情书是"纸上的罗曼史",是至浪漫的东西,可惜现在的女生,已经无福消受这件简单而奢侈的礼物了。我讨厌肤浅,讨厌现代式的恋爱。

你说我很聪明。我说,其实我很笨的。你说你也是。那么,两个笨人在一起,究竟是能做出聪明的事还是愚蠢的事?

你说我是能在你心烦意乱的时候抚慰你心情的人。我没有回应。因为你或许不知道,在电话那边听到你哭泣时,我故作坚强的样子是多么窘。我只是想努力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破涕为笑。但是这样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第二天,你又说我是一个控制力极好的人。我简直笑了。我若控制力好,又怎会爱上你。我那"白骨咒"念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敌不过你的一句话。我只是在假装,在假装,装得久了,看看这样装下去,自己究竟变成怎样一个人。

许骥的最新更新:
  • 做一个任性的人 / 2011-02-15 11:31 / 评论数(1)
  • 一个"资讯恐惧症"患者的自白 / 2011-01-31 11:35 / 评论数(1)
  • 宝爷这样一个读书人 / 2011-01-28 22:23 / 评论数(1)
  • 中国人离现代艺术有多远 / 2010-12-28 14:27 / 评论数(7)
  • 同时持有50至70只股票的秘诀 / 2010-12-25 18:10 / 评论数(0)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南方都市报:央视春晚:无解的悖论式生存

     
     

    无情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1-2-15 通过 Oh My Media!!! 作者:鬼怪式

    感谢志愿者 Sunkist 投递。

    浓郁的红色一直是春晚的主调之一,今年亦不例外。

    显然,央视春晚其内在的困境和悖论难以克服,"开门办"救不了央视春晚,"旭日阳刚"也救不了央视春晚。这与中国国企改革的道理是同样的。央视春晚在一片质疑声中的颓败过程,恰恰是中国这个时代要取得伟大进步的注脚。

    央视春晚播出后,再次抖落一地鸡毛。一如近几年,引发巨大争议,但无论是网络还是平面媒体,赞的少,弹的多。

    第 二天,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便公布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94%的家庭收看,近82%的受访者认为办得好。但很快引发质疑,认为央视自己的数 据岂能算数;央视刚说兔年春晚拒绝植入广告,有眼尖的网友就列出了8项"软广告";这边有人赞央视让草根"旭日阳刚"登上舞台,那边就有人质疑,这不过是 被刻意拉近宫廷的"灰姑娘"……

    原本只是想在除夕夜博民众一乐的春晚,却越来越不堪重负,一年比一年的吃力不讨好,变成了争相讽刺嘲弄的对象。以致有网友戏称,春晚最大的娱乐功能,其实是在晚会播出之后。

    春晚演化史

    这 一占据除夕夜,绝大部分中国人年夜饭之黄金时段的晚会,经逐年演化,无论是内容、架构还是表现形式,操作程序,已基本固定。每年春晚大概是十一国庆晚会后 启动,到元宵节评选完"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止,历时四五个月,其间要经6次审阅,多次彩排。审阅的层级共四级,包括央视文艺中心、央视、广电总局和中宣 部。

    从媒体报道和有关资料看,央视春晚最初源自1962年春节前后的一台"笑的晚会"。当时举国困难,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添,在人民文化宫组织了准商业性的演出,向市民售票,笑星侯宝林、马季等均有参加。当时并无领导,只为博民众一笑。

    1978年,央视复播后,就开始年年制作春晚,但由于电视机普及有限,一直是录播,内容也大多是政治化的内容,与春节需要的娱乐氛围不协调,影响力有限。

    1983 年,在导演黄一鹤手中,央视开春晚直播的先河。晚会抛弃报幕制,首设主持人,邀请马季担纲。晚会播出了仍在接受批判中的李谷一演唱的《乡恋》,也播出了王 景愚的哑剧《吃鸡》。接着,第二年马季的《宇宙牌香烟》等节目又大获成功。直到1985年,这时期是春晚获得全国性影响力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以娱乐为 主,节目较少受到多级审查,往往导演就能确定。歌曲、相声等也没有什么主题的限制,就是以"有意思"、"联欢"为主。当时央视也没有形成独家供应的局面, 北京台等一些地方台也开始尝试制作这类节目。

    1986年,随着央视春晚影响力的扩大,一纸禁令彻底改变了春晚市场的生态。当时的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文,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夜制播同类晚会。这一纸禁令,使得同时段的央视没有其它竞争对手,除夕夜,打开电视机,看到的只有央视一台春晚。 中国人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一起看春晚的习惯,也恰是此期逐年养成的。看春晚成了中国人春节民俗中的一种"准图腾"仪式,这是央视春晚霸主地位的形成阶 段。

    1993年后央视春晚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广电总局越来越深地介入进来,春晚也在当年实行了导演招标制。春晚总导演除由央视的 21位编委投票表决外,还需广电总局批准。晚会的"联欢"色彩淡化,变成了"盛典",增强了"团圆、团聚和团结"的宣教功能。央视春晚彻底转向,变成了新 时期的"寓教于乐",变成了一个除夕夜的国家仪式展示。

    2000年后,央视春晚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以行政禁令解除,一些省 级电视台纷纷抢滩春晚市场为标志。但面对央视霸主地位,挑战者明显力量小,信心不足,不敢直接掰手腕,多选择在小年夜或初一播出。同时央视为应对越来越多 的批评,以及与更偏娱乐的对手竞争,也开始调整。比如2005年提出"开门办春晚",尝试接纳南方或西部四川等地的相声小品;例如在兔年春晚上使用大量网 络语言,试图与民众贴得更近一些,与"性"有关的语汇也逐步放开。

    内生的悖论

    如此主动或被动的调整真能挽救央视春晚的颓势?抑或是这颓势已无可避免,等待的只是个时间而已?答案显然是后者。

    首 先,这颓势源自所有娱乐媒体的一个内在困境。欢笑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而情感本就相当个性化,在某一时空下,各人喜怒哀乐的相异部分远大于相同部分。 而媒体又是一种共享方式,同样一个节目让不同个体同时接收。所以,所有娱乐媒体本身面临一个困境,媒体的共享性与娱乐的个性化相冲突,现象就是众口难调。 毫无疑问,除夕夜,一家人团圆饭后需要娱乐。但现在仅靠一个国家电视台办的晚会,想满足中国当下不同阶层,全部家庭,甚至一个家庭的三代、四代人的娱乐偏 好,绝无可能。除非没有别的替代品可选择(但不满者仍有一种选择,就是关掉电视),或央视仍旧维持行政性垄断地位,独家供应。央视春晚恰恰没弄明白这种娱 乐媒体的困境,存在一种妄念,方方面面都想涉及,想去迎合各个不同的个体,也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结果最后是谁都不喜欢。年纪大的可能觉得花里胡 哨,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可能觉得土里俗气。

    其 次,这颓势也源于央视春晚内容供应上的悖论:是否真能寓"教"于"乐"。前面已经分析,娱乐是相当个性化的感情体验,而宣教却是一种不分对象的说教,与个 性无关,更让人厌恶的是,说教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由于魔术、杂技、舞蹈等很难适合所谓的"寓教于乐",这责任势必落到歌唱、相声、小品头上。通俗歌 曲不适合,那就选民歌来讴歌现状抒情怀展未来。但真正的重担落在语言类节目头上。

    对语言类节目那几个常年上春晚的喜剧演员,有网友 尖锐地总结说,赵本山代表了央视"对新农村、新农民的捏造式想象",随手能捐出两万元;黄宏、冯巩代表了都市下层民众,"靠装修工人的急中生智和的哥的自 我解嘲,来纾解现实里的身份痛楚"。的确,从近年来看,小品的开始无论如何冲突,中间几经波折,但结局总是相互理解,和谐万岁。纯娱乐性质的小品,如上世 纪80年代的《吃面》已近绝迹。而原来讽刺性的相声,如《开会迷》《电梯奇遇》也早已不见。

    从媒体披露的细节看,能上春晚的相声 小品,往往要满足7个条件。一是要有个好"梁子",是故事片段,有点冲突,最好还有几个反复,像情景喜剧一样;二是"开口响","一开口没有包袱,几秒钟 甩不出包袱,在春节晚会上就待不下去";三是故事立意积极、健康、亮色、时代感强,不能丑化农民、不能给社会错误导向;四是"翻上去",让人在笑了之后还 能感觉到有深度;五是形体包袱和语言包袱明显;六是反映当年主题,主题不能雷同,"你是家庭和谐,我就是社区和谐";七是不能长,10分钟左右。为了将故 事"翻上去",央视甚至指定人专职负责。冯巩的小品《跟着媳妇当保姆》,原来的冯巩演的是个猥琐的农民,朱军演的则是一个趾高气昂的城里人,最后被"翻 成",双方往中间靠,变成了农民和城里人互相理解的主题。

    如此的标准,再加上各级领导的层次把关,六次审阅,再好的剧本也被磨得棱角全无,变得中规中矩。相声小品,真正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往往是针砭时弊的主题。这类主题的"被和谐",等于掏空了相声小品的五脏六腑,形在神失。

    再 次,这颓势的不可避免还来自于观众掌握的娱乐知识的增长。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娱乐产业还没有形成,娱乐品的供给还极度匮乏,央视即使以行政手段垄断 晚会市场,单向度地传播"联欢",绝大部分中国家庭在除夕夜仍乐此不疲,锁定一套。但近年来,随着娱乐业的兴起,娱乐产品的多样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 中国观众所拥有的娱乐资讯,以及对娱乐本身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在急剧提高。也就是说,现在观众所拥有的娱乐知识和央视春晚的内容提供者所拥有的娱乐知识,双 方的差距在快速收窄。央视春晚提供的"联欢"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现在出现了很多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央视春晚的内容供应者再想"居高临下","寓教于 乐",弄一些缺乏个性的作品,只会招来更多的指责和批评。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在除夕晚关上电视,不看春晚。

    救无可救

    无 论质疑数据是否出自央视自家,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一定还是惊人的。央视在春晚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多年来 形成的除夕夜看央视春晚习惯的粘性,也与其他同类产品竞争者———一些省级卫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高,不足以成为替代品有关。为了写这篇文章,记者曾仔细看 了今年几家省级卫视的春晚,结果令人失望。这些电视台的春晚,尚没有明白央视春晚真正的危机和受质疑的命门在何处,与央视春晚提供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而不 去寻找差异制胜。

    显然,央视春晚其内在的困境和悖论难以克服,"开门办"救不了央视春晚,"旭日阳刚"也救不了央视春晚。这与中国国企改革的道理是同样的。央视春晚在一片质疑声中的颓败过程,恰恰是中国这个时代要取得伟大进步的注脚。

    南都评论记者 米兰


    © 鬼怪式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2/15.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OhMyMedia@新浪微博──"OMM通讯社",欢迎关注! 另:OhMyMedia@Twitter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Related posts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