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360成功上市:基于免费盈利模式的探讨


chinyqin@126.com 通过有道阅读发送给您这篇文章:

360成功上市:基于免费盈利模式的探讨

2011-04-03 发表在 月光博客

  360,在美国时间3.30日成功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14.5美元,开盘27美元,上涨86.2%.无疑,这是一次成功的IPO,而其创始人周鸿祎通过此次上市,以开盘价计,身价达到5.8亿美元。当然,为了能够上市,360不得不公开自己的财务数据,其上市也终于揭开了他如何盈利的一面。

  360在美国路演时,自称是中国版本的FACEBOOK.然而,FACEBOOK在美国的非上市公司交易市场sencondmarket交易价达到30美元以上,总市值高达750亿美元。

  FACEBOOK与360在经营模式上,也并没有一致性。人人网,开心网和腾讯朋友网这一类SNS网站,才是FACEBOOK的形式。这类用户与QQ的通讯一样,具有相当强的用户粘性。

  根据高盛的推算,FACEBOOK目前用户已经达到六亿,分布全球,其余,50%的美国人已经注册,有欧洲很多国家的注册数也都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高盛也披露,FACEBOOK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盈利已经超过3.5亿美元

  360声称有4亿用户,数量是FACEBOOK的6亿的三分之二,然而,其盈利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在2010的全年,360净利润为851万美元,而同期拥有庞大用户的其余互联网公司净利润为:5.341亿美元。腾讯为12.16亿美元。同样庞大的用户,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益。

  对于360来说,自他宣布免费的第一天起,已经断了其财路,而360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免费安全软件的竞争,360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用户粘性,如果有一天,用户不爽了,完全可以用免费的金山和瑞星替代,而对于某些网站,即使用户存在一定的不爽,也仍然离不开,比如说QQ和FACEBOOK。

  QQ和FACEBOOK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一种关系网。你通过使用这个软件或网站的服务,能够享受到日益现实化的网络生活,并能够与现实中的朋友加进联系。因此,SNS是现实生活关系的一种延伸而且提供虚拟网络服务,而不仅仅是虚拟生活。

  因此,为了提高用户粘性,360想了不少办法,就是扩大桌面软件数量,抢占更多的用户。以360安全卫士为一个推广工具,360不断强化安全的概念,推出了360杀毒,360安全浏览器,360网购保镖,360保险箱。甚至连同新出的360压缩软件,也在说明中说道"360压缩内置云安全引擎,可以检测木马,更安全。"

  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强化安全的概念,让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危机重重,并且他们分不清市场上哪种产品是安全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为安全付费。于是,360从这部分人入手,抢占了市场,并不断将新的桌面软件提供给用户。

  当然360的周鸿祎从3721开始,就不是一个技术派,这是网易的丁磊和腾讯的马化腾是不同的。关于经营管理是周的长项。在3721时代,周开创了中国首个流氓软件,并且夺得了中国流氓软件之父的称号。如果说周之前是以病毒技术的手段,将3721软件强制推广到了每一个用户手中,那么现在的360,已经采用了宣传的手段迫使用户自己安装。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有几句名言:"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周曾经说过,用毛泽东思想做互联网,走群众路线。而如何宣传群众,周想必是参考了戈培尔的宣传手法。通过不断对初级网民强化安全的概念,简单的重复。比如我曾经使用过360安全卫士(不可否认这的确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但我每天都会收到"您要下载360安全浏览器吗……你要安装永久免费的360毒软件吗?"这些弹窗,并且在这些弹窗,基本意思都是说他们这款安全如何安全,而且更棒的是,还是免费使用。另外,不仅擅长于强制推广安全的概念,而且关于打口水仗,自360诞生起,就与金山,瑞星,卡巴斯基发生过多次互联网口水仗,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去年的360与腾讯大仗

  每一次,无论其余产商之场口水仗是输是赢,然而对于360来说,他永远都是站在胜利者的高度。拥有一大帮有时间与人进行口水仗的互联网免费杀毒支持网民,与每一次口水仗所引发的媒体效果,都让360节省了不少的宣传费用。而其余厂商的收费行为,更是让360用户痛骂。周在这点上,的确是采用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做互联网。面对需要对用户收费的杀毒厂商,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金山,瑞星已经宣布个人杀毒 软件免费使用。但360是先驱者身份不可磨灭。

  通过成功的安全卫士,360将其产品线不断扩展,将这些产品变为现金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开发产品,运营公司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免费的用户没有给你带来根本的利益……于是,通过360安全浏览器,并且锁定你的主页只能是360导航,其获得了大量的搜索广告费用以及其他网站支付的流量费用。通过类似的软件管理器,向一些需要推广的软件收费。

  可以想像得到,未来360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不向网民收费,除非网民有特殊要求。其收费理念基于将免费的安全概念扩大化,并且通过庞大的流量,吸引一些企业付费。比如360游戏,通过其积累的客户,帮助一些游戏公司推广产品,获得收入。

  当然,360仅仅通过企业用户获得收入仍然是有限的,因为他曾经所服务的很多企业,本身就很强大。比如百度,淘宝。曾经的合作者已经与360反目成仇。并且其仇家腾讯现在已经看到了360的软肋是其盈利过度依赖360浏览器,因此,现在当你访问腾讯首页,已经发现腾讯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竟然可以同时出现在腾讯首页的推荐浏览器中,而搜狐也是如此推广。两家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握手言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标志一个信号,即互联网企业不愿意让360浏览器坐大,从而控制互联网入口,进而以类似保护费的方式收费流量费。因此,在360未长大之前,就掐死,是最好的选择。

  向企业收费,会导致企业自己加大独立发展;向用户收费,则违背了之前的免费承诺。360当然也不傻,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于是近期推出游戏浏览器,通过代理的游戏,向用户收取费用,这不算违背免费的承诺吧。可以见得到的未来是,360仍然扩大桌面产品系列,并将用户流量导入到浏览器和游戏中。这才是360盈利的最根本目的。毕竟,你360上市之后,美国的投资者会为你中国式的FACEBOOK说法吸引,但最终,决定你们能否在资本市场存活,仍然是持续盈利的公司。更何况,FACEBOOK的盈利已经相当不错了。

  来源:读者投稿,原文链接

评论《360成功上市:基于免费盈利模式的探讨》的内容...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 我的Google Reader - 我的Twitter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 用有道阅读订阅月光博客
  • 有道阅读,免费订阅,集中阅读
  • 什么是有道阅读
  • 文人绝交七宗最

     
     

    Sent to you by 无情 via Google Reader:

     
     

    via Lzhi's Views by lzhi on 4/3/11


    ●薛    峰

    文人自古多性情,他们激情,执著,随性,善感。而最体现文人性情的,莫过于绝交的行为,在其中他们也创造了不少"最"。

    最普及。绝交最闻名的,当数管宁和华歆的割席断义了。二人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个故事可谓老少皆知,常用来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

    最动容。竹林七贤中嵇康淡泊名利,喜欢饮酒弹琴作诗,希望在乱世中寻得一方宁静。但山涛却出仕做了官,并向司马家族推荐嵇康也到朝中做官。嵇康很是生气,立马手书《与山巨源绝交书》。虽然绝交了,但嵇康对山涛的信任还在,后来嵇康在临刑前对10岁的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后来,山涛果然把嵇绍抚养成人,未负老友所托。

    最正式。范仲淹和梅尧臣本是一对要好的同事加文友,两人常一起出游一起作诗。但后来因政见不一,两人还是成了仇人。其交恶的导火索即是导致革新派垮台的"奏邸之狱"。范仲淹是革新派,告密者是梅尧臣的手下李定。于是范对梅大生反感。梅自感委屈之余,反认为范等人行为不检点,亦对范不满。于是两人各写一篇绝交文章公布于世,就像今天在报上刊登公告一样,公开决裂。

    最深情。与中国文人义正词严的绝交不同,外国人的绝交看起来比较幽默。这是小仲马写给情人阿尔丰西娜的一封绝交信:"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我也不够穷,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样被你爱。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你来说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不起的幸福。永别了,你那样多情,不会不理解我写这封信的动机;你是那样聪慧,不会不宽恕我……"如此绝交,真是含情脉脉。

    最激烈。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朝中兴的名臣,二人都为湖南同乡,曾称兄道弟,军政上配合也相当默契,但到最后却绝了交。事情缘于太平天国平定后,曾国藩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并特别指出,城破后,伪幼主举火自焚。不想左宗棠也上一折,称伪幼主已逃至广德,被太平军余部迎入湖州府城,想重振军心。清政府看到左宗棠奏报后,对曾国藩大为不满。至此二人的关系已不可挽回,十几年的交情为了各自的名利而付诸东流。

    最严肃。在中国的现代史上,陈独秀与胡适是两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是安徽老乡,曾并肩创办《新青年》,大声疾呼"文学革命"。但发展到最后,他们一个信奉了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个尊崇自由主义,成了"中国自由主义之父"。1921年,因信仰不同,陈独秀写信给胡适断交,从此两人自走自路了。

    最"八卦"。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又都是文人,本应志同道合,但最后也走上了绝交。至于失和的原因,周氏兄弟对此都闭口不谈。于是这就给外界留下了许多猜测。有人说是二人因信念不同而分,也有人说二人因经济纠纷而分,更有人说什么鲁迅偷看了周作人的日本太太洗澡,作人大怒,便写绝交信给鲁迅:"愿你安心,自重。"都是坊间流传的段子罢了,真是"八卦"。

    相关阅读

    本文网址:http://www.lzhi.org/views/459002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历史的天大讽刺

     
     

    Sent to you by 无情 via Google Reader:

     
     

    via Lzhi's Views by lzhi on 4/3/11


    1.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2. "她12岁被学校开除,17岁嫁给富二代裴明伦,两个月后离婚。18岁认识第二任丈夫俞启威(现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父亲)。21岁闯荡电影圈,22岁与唐纳结婚。23岁独闯西安延安,从此走上不归路。她曾经也叛逆时尚青春。她叫李云鹤、也叫李进孩、后来是蓝萍,再后来叫江青。"—她曾说一定要找棵大树

     

    3.  大跃进能够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人们的科学精神丧失殆尽,包括钱学森这样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著名物理学家。1958年,钱学森曾在《大众科学》和《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和"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两篇文章,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释了亩产百万斤粮的可能性,钱学森这位既不是农艺学家、也不是植物生理学家的导弹专家却大胆声称: 粮食产量可以无限地增加,太阳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亩产就可能达到"两千多斤的60多倍 !"(钱学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钱先生以他科学家的名誉作担保,让千千万万的人相信"大跃进"政策的"科学性",其效果和国内外影响是极为恶劣(南冠客:为什么中国大陆和诺贝尔奖无缘?),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人于是便对下面虚报的粮食产量信以为真,担心起"粮食多了可怎么办呀" 的问题,毛泽东也表示中国人吃不了,可以请外国人来吃嘛 !

        后来毛泽东自己也检讨说,他是上了钱学森的当,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曾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粮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我是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

     

     

    4.  秦国是第一个……国家。商鞅变法实行公有制改造,农民承包国有土地,不能自由迁徙。管制思想文化,批评朝廷者灭族。一切资源集中到中央,遏制私人经济。内需不振,通过修阿房宫和长城拉动GDP,很快实现翻几翻

     

    5.  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资本主义萌芽 ?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6.  至1945年,满洲国已经悄然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 1932年,东北三省已开辟空中航线1.5万公里,而1949年中国全国的空中航线仅有1.14万公里。1943年,东北三省的公路总里程为6万公里,而1949年中国全国的公路总里程是5.09万公里。1945年,东北三省拥有铁路15479公里,而中国全国在1949年拥有铁路才不过22000公里。是否有人记得,大连机车厂在1940年就制造出了运营时速达到130公里的SL-7客运列车,该车常年往返于大连和长春之间,其运营速度与今日奔驰在中国铁路线上的特快列车不相上下

         1927年,沈阳开通了直达欧洲和北美洲的通讯业务,当时,由北京和上海发出的国际电报都需要先抵达沈阳,再从沈阳发往欧美。1928年,哈尔滨就已经开始出售直接前往欧洲各国的火车票与飞机票,当年,哈尔滨已有外国商业机构1809家,巴黎、纽约均开设与哈尔滨的直接商业往来。1932 年,包括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瑞士银行、巴莱克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在内的34家外国金融企业在东北三省设立分支机构。1938年,长春开始建设2条地铁线路、7条轻轨线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根据当年统计,即使在大规模征地用于城建的时期,长春人均占有绿地依然达到2272平方米,是华盛顿的2倍、东京的15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档案记载,1942年,东北三省城市化率达到23.8%,比1990年中国城市化率高4.84个百分点

         1931年,东北三省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9.3%,比2003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1.8个百分点。根据满洲国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计数据,至1943年秋季,东北三省依靠占中国12%的土地和10%的人口,生产了占中国93%的钢材、66%的水泥、69%的化工品、95%的机械、78%的电力 

     


    7. 三一八惨案中,总理府卫队擅自开了枪,死伤多人。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程德群等数十人中弹死亡。不是段祺瑞下令开的枪,作为一国总理,他对着死难学生长跪不 起,向天下人谢罪。他让人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在悼念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这个誓言一直坚持到他病危,虽然医生一再劝他改变饮食,增加营养,他大辈子"不动摇",直到临终

     

    8. 袁世凯小站练兵,徐世昌帮写了《大帅练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练兵曲。歌成,被两湖总督张之洞抄走,歌名不变。张作霖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也不改歌名抄 走。又被冯玉祥听到了,抄走,改名为《练兵歌》……现在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只不过歌词改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9. 曾昭抡,曾国藩侄重孙,与妻子俞大絪,都是民国知名学者,建国时两人滞留于香港,蒋介石欲抢救二人去台湾,两人断然拒绝,归来报国。文革时,红卫兵将俞大絪教授上衣剥除,用皮带死命抽打,俞教授悲愤难抑,是夜仰药自尽。4个月后曾昭抡也被折磨死,兴盛百年的曾氏传承,至此不复见于神州故国

     

    10. 梅思平,五四运动领头学生之一,火烧赵家楼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倭国侵华后,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并未接受正式伪职。倒是当年的爱国者梅思平摇身一变,成为汪精卫投敌的策划人,铁杆正牌汉奸。高喊爱国的人,往往最容易变成汉奸

      
    11. 王圆箓,世称王道士,一个被余秋雨在《道士塔》里丑化的伟人。身为道士,却成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护神,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 理洞窟中的积沙。为保护莫高窟,他向各级官员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书。他把文物卖给斯坦因等人,所得钱财全部用于保护洞窟。即使是卖出的文物,也在各国博物馆得到了妥善保存。余国师,为何不向王道士谢罪?

     

    12.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列宁同志的名言

     

    13. 赫鲁晓夫彻底否定斯大林,引起了斯大林老乡们的不满,顿时吵闹起来。老乡们不理解是正常的,可是波兰的领导人博莱斯瓦夫贝鲁特,他竟然因为这件事活活气 死。波兰人愤怒了,公开闹事,迫得赫鲁晓夫派兵弹压。再后来,证实斯大林对波兰压根就没干过好事……为了暴君而拼命,这就是人类愚蠢的下限

     

    14. 当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上百的记者们以为我会哭泣。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其目的不是保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是推进国家的进步和民主。———戈尔巴乔夫

     

     

    15. 日本强占胶济铁路,康有为的女婿罗昌时任外交交涉员,他只身站在铁轨间,对日本军官说:"除非从我身上碾过,否则休想前进一步!"日军行进竟因此受阻

     

    16.  1984 年,美国男子约翰逊,当众焚烧美国国旗,却无法律可以追究。美国人怒,遂出台国旗保护法。不料法律出台之日,美国妇人埃里奇,悍然以身试法,烧掉国旗,于 是法庭判罪,埃里奇大闹,闹到最高法院。判曰:国旗保护法与自由宗旨相背,属于违宪,宣布无效,你们谁爱烧国旗快去烧,谁也管不着……

     

     

    17. 马英九:"我们邦交国只有23个,可是却有一百多个国家地区愿给免签证,它背后代表的是,这些国家对我国的形象、人民的素质投下信任票。"——这才是国家软实力,软实力不是靠开几个会放几个烟花就能搞出来的

     

    18. 在1939年的纳粹德国,有1/3的报纸还是私人拥有的,鉴于德国最大的伏斯日报于1934前被迫停刊,第二,三名的柏林日报和法兰克福日报股东被清洗, 那些在纳粹淫威中幸存下来的报纸,他们为纳粹党服务的忠心程度,比纳粹党人办的报纸还过之而无不及,媒体彻底成了权力的婢女——私有并不意味着自由

     

     

    19. 西南联大有两个孩子要去延安抗日,钱穆说去那里干嘛?你们好好上学得了。打仗不是你们的事,再说,延安不是前线是后方啊 !

     

    20. 吴佩孚在北伐战争之后,由于拒绝接受日本的诱降条件,拒绝做汉奸,拔牙的时候被日本人割喉致死(也有说是病死在医院的),他为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指挥几十万大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但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非常难能可贵

        吴佩孚在最潦倒落魄的时候, 日本人看中他过去极高的威望和"常胜将军"这块金字招牌,几度拉他下水,日本第一遣外舰队总司令荒城二郎中将,海军驻沪特务机关长佐藤秀少将,专诚拜访这位落魄的吴大帅,表示:一、愿供给私人借款一千万;二、愿赠步枪一百万支,大炮五万门,机关枪五千挺连同弹药,这对于有意东山再起的人自然是一个大诱惑。可是对吴佩孚这位硬汉,则毫不起作用。吴义正词严地对日本人说:"过去我有枪不止一百万,有钱不止千万,尚且一败涂地,可见成败是不在于枪炮和金钱,我如果愿意借外债,引外援,何必待到今日?中国事应该由中国人自了。贵国贵官的盛意我是不会承受的。"

        在当时人眼中,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吴佩孚身上。因为南方仍做革命大梦的孙中山没有实力,有实力的云南、广西、广东军阀们各有算盘,历史几乎不用假设:只要吴佩孚一声令下,他的大军即可底定三湘并进而荡平粤桂两省,北京政府"武力统一"的梦想则指日可待

        1920年5月,吴佩孚不听段祺瑞的命令,自衡阳领兵北撤,随后通电反对皖系"安福俱乐部"把持政权。他的通电是"中国之大,能否尽为一人所盘踞?疆吏之多,能否尽为一党所居奇?兆民之众,能否尽为一人所鞭笞 ?"

     

     

    21. 徐世昌的名字现在许多人已经很陌生了。因为他没有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昭彰的劣迹。但他确实当过几年中华民国的总统。七七事变后,汉奸王克敏曾以师生之谊前来拜会,企图拖徐世昌下水。徐闭门不见,并向人表示"我没有这样的门生。"

      

    22. 段祺瑞因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被鲁迅好一顿声讨(《记念刘和珍君》就因此而作)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军方列入了"合作者"的花名册。日本人巴望着曾是中国头面人物的老段出面组织华北伪政权。老段虽有亲日恶名,却未同异国入侵者接触过。倒是他的老友和部下有向个耐不住寂寞,当了汉奸。为了不让一位有影响的前国家领导人为敌寇所挟,蒋介石写亲笔信,恳请"芝泉老"南下。当69岁的段祺瑞抵达南京浦口时,不光在京的少将以上的军人集体过江迎接,蒋介石本人也亲自到码头恭候。享受国宾级待遇的老段,当即对记者发表了对时局的书面讲话:"当此共赴国难之际,政府既有整个御侮文句和办法,无论朝野,皆应一致起为后援。瑞虽衰年,亦当勉从国人之后。"后来他从南京移居上海,有记者登门采访,他铿锵作答:"日本横暴行为,已到情不能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只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备战,合力应付,则虽有十个日本,何足畏哉?"

     

    23. 曹锟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为了过把总统瘾,不懂大把花银子贿赂选举者,留下了"贿选总统"的恶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曹锟的老部下纷纷落水,出任汉奸政权要职。日本侵略者还千方百计地拖曹锟出来当俘虏,年迈的曹锟却在刘夫人的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日本人碰壁后,派出已当上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的齐燮元前来叩门,曹锟夫妇让家人把他关在门外。接着河北省省长高凌蔚又奉日寇之命来访,曹锟一见,脸色陡变,大声吼道:"你给我滚出去,以后不许你登曹家的门!"吓得高凌蔚浑身哆嗦,被几个侍从驾着慌忙溜走

     

    24. 日本人打主意最早的莫过于东北王张作霖,最有戏剧性的也是这个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大元帅府的电报处处长周大文回忆说:"1928年5月17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张将芳泽晾在客厅,自己在另一间屋里大声嚷着说:"'日本人不讲交情,来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贼,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

        在张离开北京之前,芳泽仍去纠缠张作霖,逼他正式履行"日张密约"的手续。对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张作霖非常气愤,拒绝在芳泽送来的文件上签字。1928年6月4日当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附近时,日军按动电钮,张作霖的蓝色铁甲车被炸得粉碎,一代有血性的中国军人,就这样向国人和历史交上了最后的试卷,为自己书写了最后的光荣

     

    25. 当年汪精卫北上行刺,来挽回和唤醒民众对革命的信心,当然最坚决和汪精卫一起北上的是陈璧君,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满座皆惊,也让那位说风凉话的人羞得恨不得钻入地缝。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陈璧君那样顶天立地有志气的烈女子了

       (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被捕后,更是表示坚决不服罪。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开庭审讯陈璧君,陈璧君在法庭上说:"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介石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只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权利,还有什么国可卖?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收回沦陷区,如今完壁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法庭最后判处陈璧君无期徒刑,陈璧君接到判决书时却说:"本人有受死的勇气,而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陈璧君个性十分刚烈,汪精卫在日本治病时,陈璧君一直伴随汪身旁,但从来没有对日本人说过一句感谢的话,日本人对她也很发怵。1952年,和陈璧君私交很深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去监狱探望陈璧君。宋庆龄和何香凝告诉陈璧君,中央已经决定,只要陈璧君承认汪精卫有罪,写一篇悔过书就可以释放出狱。陈璧君却立即拒绝:汪精卫无罪。她宁可坐牢,也不承认汪精卫有罪。1959年6月17日,68岁的陈璧君死于监狱中

     

     

    多少被诬蔑的军阀是真正的抗日英雄,多少被吹捧的英雄是真正的暴君败类。历史就是这样开玩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等后人评

     

    相关阅读

    本文网址:http://www.lzhi.org/views/459007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